慢慢來比較快

blog-image
首頁 > 專業文章 > 慢慢來比較快

近期一陣工作忙亂之餘🎏,剛好與一位長輩從美國回來的長女碰面聊到父親的治療近況(平常都是與太太或是三女兒電話聯絡),發現有些家人除了看到長輩的恢復情況感到欣慰,也有點好奇,想要知道我們治療人員究竟是如何提供服務,以及想要了解我們的治療精神⭐等等。 介入的成效很多時候取決於長輩的配合度,但常常因為體力與精神情緒不佳😪,許多時候我們也是不容易勉強,只能說在可行的範圍下我們盡量努力⛽。

以腦傷、神經受損者的動作恢復為例,往往需要更精密的動作引導來協助恢復,華麗的器械設備有時僅可達到部分目標(常跑復健科的人一定看過掛在信望愛上面睡覺的長輩…💤)。

「阿帕契直升機🚁很貴,但好的飛行人員才最珍貴。」

在我們這個領域的治療人員也是一樣的🤝。

舉例來說,行走步態的骨盆高低前後位移,不是固定高度的懸吊系統可以取代。🚶看起來很樸實的「牽手提臀走路」在某種程度下還是有不可取代,或可說更能增加自然步態的恢復。

另外我們最常提到的一件事情是:🔔代償。代償不是不行,看不清楚戴眼鏡,腳不方便拿拐杖,這都是相當平常的事情。但我們常常還能有其他選擇和目標。(比如:眼睛的雷射手術等、機器肢段輔助等)👓🥄🦽📣

但在這之前,我們還是可以進行一點努力💪,來「恢復自身能力」,就像牙醫師說的「再貴再高級的假牙,也比不上自己好好刷乾淨的那口牙」,現在除了戴眼鏡與雷射手術,也已經有人員在努力訓練眼球肌群,嘗試以此增加視力了😉。

因此,即便我們有相當堅實的輔具評估與使用建議經驗(本所有兩位現職的雙北市輔具評估人員),我們仍十分注重損傷部位的恢復,除了達到一定程度的功能性目標與減少代償外,即便受損程度無法恢復功能,細微的自主肌肉收縮也能達到避免緊繃沾黏,降低不自主張力,增加循環減少腫脹,避免疼痛不適影響睡眠品質。不只是一般疼痛傷害,神經性受損恢復更是需要好的睡眠品質來協助,所有的環節都有我們必須留意的地方。🛏️🧑‍🦯🏋️❤️

另外,照顧人員與我們的工作,偶爾目標略有分歧。照顧人員因為工作繁雜,因此動作都相當快速敏捷,一溜煙就將長輩從床抱到椅子上了。另一方面來看,也因此減少了部分尚有恢復潛能長輩的自主活動能力。這樣的情形無關好壞,只能說是每個工作要求的精神不同,彼此理解並讓家人諒解才是對受照顧者最好的方式👌。

以下整理了幾個我們的治療剪影(大多最早在長照體系中評估為最嚴重的7~8級臥床的長輩,接受我們專業介入每週2~5次不等,治療服務為期都達3個月以上),讓大家可以對我們這個領域的治療人員有一些粗淺的了解,希望之後還有機會可以與大家分享喔💕。